欢迎访问《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方网站! 分享到:

本期目录

2025年, 第3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3-30
  

  • 全选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孟添, 陆岷峰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播问题日益突出。区块链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能有效解决风险跨部门传播中的信息失真和操作风险等问题,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智能合约等功能能强化实时监控和管理水平,为跨部门风险管理提供新路径。在探讨科技金融风险传播渠道,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潜力的基础上,提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科技金融风险跨部门传播治理的路径,包括构建科技金融风险管理平台、推广智能合约应用、建立跨部门的区块链联盟等。为应对科技金融风险的跨部门传播挑战,从构建政府、企业与科技的协同合作联动机制,对现有联动政策进行评估,积极吸收国外科技金融风险传播治理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协同治理的政策建议。
  • 李洋, 陈蓉, 宋萌, 毕诗琪, 华珺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2000—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638名长三角战略科学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履历数据分析他们从出生地到受教育地再到成就地的流动情况,并通过桑基图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在战略科学家流动模式上各省(市)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动模式:江苏和浙江表现为“小幅溢出+微弱吸引”模式,安徽表现为“大幅溢出+较强吸引”模式,上海则表现为“自产自销+强力吸引”模式。结合各省(市)战略科学家的分布及流动特征,分别对长三角“三省一市”提出建议,以推动长三角战略科学家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 陈建设, 董亦宜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6—2023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2006—2023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均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不同省份差异明显,且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之间的物流业碳排放效率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效应;在影响物流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中,对外开放程度、城镇化水平和社会消费水平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创新水平和环境规制对邻地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基于上述结论,建议在政府层面优化城镇化进程,协调环境规制,同时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在企业层面加强区域合作,实现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创新扩散,提高创新水平,以推动物流业低碳发展。
  • 李怡晨, 王洪亮, 王力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利用W指数和E指数测度流动人口的健康不平等程度,并利用RIF-I-OLS计量方法分解各因素对流动人口健康不平等的影响。研究表明:从个体特征来看,年龄增加会导致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下降和健康不平等的上升,教育程度提高、接受健康教育、拥有工作能促进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上升和健康不平等的缩小;从家庭特征来看,结婚和家庭人口规模的扩大均有利于改善健康水平和缩小健康不平等;从社会特征来看,流向城市和拥有医保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有限;从流动特征来看,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与流动时间负相关,与跨省流动以及因工作、亲友和拆迁等原因流动正相关。基于此,从医疗保险、婚姻家庭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并缩小健康不平等。
  • 法律研究
  • 项唯鹏, 贾爱玲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设置了单独同意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单独同意规则面临敏感个人信息界定标准不一、单独同意规则形式要件模糊和违反单独同意规则成本较低等困境。鉴于此,应当对单独同意规则进行规范解释,明确敏感个人信息的核心要素和单独同意规则的形式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应采用法律明文规定、场景化判断、体系化风险评估三个标准来灵活动态地界定敏感个人信息的范围。明确合理使用与侵权豁免的范围,单独同意的形式应以特定目的下单独选框的勾选为标准,信息处理者应事先拟定退出机制,违背规则后的归责可视情况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原则。此外,应弹性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并引入最低赔偿数额制度,为敏感个人信息权益的救济提供保障。
  • 社会学研究
  • 周晓丽, 王若彤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人才支持、数字技术赋能和资源配置优化三个方面,新质生产力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了耦合式发展,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新质生产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形成三种作用机制,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还存在动力供给、规则转变、技术落地三大阻滞因素,基于此,以“智—质—治—参”为主轴,提出培育新生代治理力量、打造更高效的治理体系以及构建更具公共价值的治理格局三条路径,以期促进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司雷, 唐惠敏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在劳动领域的结构性嵌入,催生出以外卖骑手为代表的平台劳动者这一就业新形态。借助人力资本理论,以外卖骑手为例,对平台劳动者的健康风险类型进行识别,并对其形成诱因进行深入分析论证。研究发现,由于劳动关系模糊、算法控制严密、职业歧视较多、培训体系薄弱等原因,外卖骑手面临诸多健康风险。为降低平台劳动者人力资本健康风险,需健全平台用工法律规范体系,落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提升外卖骑手的维权意识与自我认知,切实保障外卖骑手等平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 杨宇, 高军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古代乡规与当代基层治理之间的关系,对古代乡规的内涵、特点与执行机制进行剖析,分析当代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对比二者在治理主体、治理依据和治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古代乡规治理对当代基层治理的启示。研究表明,古代乡规蕴含丰富治理智慧,当代基层治理应批判地汲取其精华,在治理主体上多元协同,治理依据上德、法结合,治理方式上多手段并用,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 文化研究
  • 成藻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大都市的城市化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新感觉派、感官主义盛行的上海,“摩登”作为一个鲜明的图像符号,蕴含着家庭伦理、两性伦理、女权主义觉醒等复杂主题,也成为商业化、市井化与俗文化的代名词。作为国内办刊较早、影响较大的漫画杂志,《时代漫画》对当时的摩登女郎形象展现得具体而鲜活,作品反映出的摩登众生相、新旧道德冲突以及漫画家对女性婚恋、家庭伦理、摩登文化背后的道德批判,构成了整本杂志乃至三十年代中国都市文化完整、生动的伦理样本,也成为今日看待中国漫画史、艺术伦理史的全新视角。
  • 高等教育研究
  • 张燕, 张文妍, 洪蕾, 赵海峰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质生产力重塑社会生产与经济发展模式,生产要素与生产工具加速革新,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地方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承载着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战略使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地方高校通过系统培养学生的数智素养与实践能力,提升其运用人工智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塑造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深入剖析地方高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需求,从多个维度探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四个问题与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以金陵科技学院为范例,提出对接地方产业以精准匹配人才供需、优化培养路径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扩充开源资源以搭建知行合一桥梁、创新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等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从理论探索走向实践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 刘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39(1): 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孕育的伟大精神结晶,凝聚着时代精神的精华,体现着党的先进思想与优良传统,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教育资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价值目标、育人内容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高校要通过主渠道深耕、主途径拓展、新阵地赋能等方式方法,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从制度、队伍、技术等方面予以保障,以提升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